运营商农村“信息经营”三步走 当前三大运营商不断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通过投资拉动来实现农村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例如,中国移动继续加大无线网络深度覆盖以做强村级集团,中国联通大量建设基站并突出WCDMA的优势,中国电信则在传统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做光纤到村,再融合发展手机用户。 尽管投入了很大力度,然而三大运营商的工作仍停留在“网络经营”层面,“信息经营”的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多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现状:粗放经营 欢迎光临公司官网http://www.emay100.com 运营商目前的农村信息化产品缺少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以推送类业务居多。笔者调查发现,运营商现有的资费套餐基本上还是在语音、手机和宽带上网的时长、价格、流量上做文章,主要按照消费能力和业务来分类,没有考虑到农村客户的职业属性和年龄属性。事实上,农民、专业户、中介经纪人、村支两委干部等的消费习惯、能力和心理均不同,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习惯、能力和心理也不尽相同,如何针对这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资费和信息产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虽然国内运营较好的农业网站均建立了供求信息、医药卫生、百姓呼声、乡村发现、办事指南、专家服务等栏目,提供三农数字电视频道、农技声讯热线等跨行业的信息产品,以及“农信通”等涉农信息服务,但总体来看,信息网站平台设计五花八门,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行业规划,没有一个开放的区域核心数据库给予支持,内容更新不及时,运作模式比较单一,行业合作不足,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 就运营商的经营来看,复制和借鉴是当前的惯用做法,而农村信息化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纯粹的示范村、示范乡和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只能造成一个又一个的空架子工程,忽视了农村信息化应有的价值。 在简单复制的同时,运营商在农村市场展开了激烈争夺。强势运营商往往利用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不少地市运营商之间为争夺市场甚至上演了“拳武行”。 满意通 而农村信息化恰恰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项目,做好农村信息化工作,需要企业有一点良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而不是唯利是图地做“斧底抽薪”的事情。 对策:服务本地化、特色化 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国家农村信息化大政方针下,运营商要做好农村信息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信息要实时和本地化,运营商除了做好网络接入覆盖外,还需认真研究如何利用网络、电话、短信等手段,为农民提供实时的农品农资价格和供求信息,这些信息最好立足于本地收集,能够真实反映本市、区、县的供求行情。这就需要运营商与物价、工商、市场管理、农业管理等职能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把他们提供的第一手信息加工提炼,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户手中,为农业生产服务。 其次,注重信息产品开发,挖掘本地特色的信息,如矿产品资源、农林牧渔、特色旅游等,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这些信息的价值放大,帮助农民把特色产业做成龙头企业。 最后,丰富自己在农业信息产品开发、运作与市场服务方面的手段,善于探索新办法、新思路,将虚拟信息和实体渠道相结合,鼓励农民参与信息经营,调动各级人员积极性,主动服务于农村信息化。此外,运营商还要继续优化现有套餐资费,降低农民使用信息的门槛,鼓励SP以涉农信息包的形式,把信息经营和套餐资费结合起来,建立一条共生共赢的农村信息产业链,强化信息的市场化手段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