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CE)紫外检测器是基于物质对紫外吸收进行检测,是最成熟的检测器,在CE中应用最广。一、工作原理:入射紫外光通过样品时,被吸收的多少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检测点在毛细管的末端,检测点的毛细管的外涂层要烧掉。二、检测方法:1、固定波长:光源为低紫外氘灯,用滤光片获得固定波长的光。2、可变波长:光源为氘灯或钨灯,用单色器(棱镜或光栅)获得连续可调波长的光。3、快速扫描:(1)利用线性二极管阵列快速捕获紫外光。(2)利用硅光电倍增管作快速扫描。4、间接测定:紫外间接测定是在缓冲液中加入有紫外吸收的添加剂,溶质因无紫外吸收而产生倒峰。可解决许多直接检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主要用于离子分析。三、特点:1、通用性好,特别是对蛋白质的适用性很强。2、灵敏度不足。四、提高灵敏度的方法:由于CE检测池的光路长度为毛细管内径,一般不超过100μm,小内径的毛细管限制了紫外检测器的灵敏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灵敏度。1、优化测定波长:通过测定不同波长下的信噪比来选择最优测定波长,以提高灵敏度。2、减少检测噪音:(1)提高光源强度。(2)采用聚焦和狭缝等减少背景光的影响。(3)采用良好的信号放大系统。3、扩展吸光光路长度:(1)为了克服圆柱形毛细管表面引起的散射、失真等不利的光学特性和增加光路长度,可采用矩形、扁形、Z形和泡型等特殊毛细管。当然柱效会有所下降。(2)对于普通毛细管,可采用轴向照射和多次反射来增加光路长度。1)轴向照射:将激光光束从毛细管末端沿管轴方向入射,在毛细管侧面进行检测。2)多次反射:在毛细管壁镀上银,分别开入射窗和出射窗。当入射光以特定角度入射后,在毛细管内反射30~40次后从出射窗口射出。 来源:http://www.fudiz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