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照明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洗牌,已经出现了不少能够与国际大厂相媲美的大企业,但随着行业的成熟,核心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内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近日“飞利浦照明群诉国内百家企业侵权”一事更让业内议论纷纷,一旦这些企业侵权事实成立,那么这些企业就要按季度向飞利浦申报销售产品数量,并且支付专利费用,这种核心专利掌握在国外照明大企中的被动局面如今急需改变。 LED照明企业如何应对专利纷争?" src="http://image1.big-bit.com/2017/0509/20170509043710758.jpg" width="455" height="300"> 未来行业的竞争最终会集中到核心技术的竞争上,而历来LED上中游核心专利主要集中于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科锐等国际巨头手中,他们一直将知识产权作为武器,通过布局严密的专利网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从而获得垄断利润。除了高价向国外大企购买专利授权之外,国内照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并购具有核心专利的企业 在当前LED企业间残酷搏杀的情况下,企业研发和申请LED专利的漫长时间,无法满足当前国内众多LED企业向海外扩张的需求,这时进行并购是较为取巧的方式。 国内近年来一直都有企业进行海外专利海外并购,如七星天(北京)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日本精工(Seiko)公司在LCD、LED和OLED等技术领域的近220件专利;开发晶收购普瑞,控制了普瑞所拥有的750余项专利及与Cree专利交叉授权,掌握了芯片、外延片、封装、光学设计、白光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得以进入欧美、日韩等全球高端LED产业供应链,以及后面的无论是木林森收购朗德万斯,还是金沙江创投集团收购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旗下的Lumileds,都是为了专利而去。 企业间专利交叉授权 除了通过资本的力量直接收购专利之外,专利交叉授权也逐渐成为国内照明企业获得专利的方法之一。 近年的例子也多不胜数:2015年7月,日本丰田合成先后将白光LED专利授权给中国的两家LED封装厂商,聚飞光电及易美芯光,达成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东贝光电取得欧司朗白光LED专利授权;还有穗晶光电、易美芯光、聚飞光电、瑞丰光电、客临和鑫电器、玲涛光电等大陆企业获得丰田白光LED专利授权;晶元与科锐签署了全球LED芯片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等。 不少国内企业已经认识到专利的重要性,通过与国际巨头的专利交叉授权形成“保护伞”。有了专利的保护,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和推动LED照明市场进一步增长,以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快速变化照明领域的客户。 自主投入研发 虽然,通过并购、交叉授权能够快速获得专利权,但都只是暂时的,归根结底国内LED照明企业应对的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自主开发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LED照明企业也一直潜心研究,开发自主专利技术。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站的初步统计,2016年照明类外观设计专利总共合计21289件,远超其他国家地区,而国内不少企业,目前也掌握着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但目前国内LED照明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依然很少,未来还有漫长的研发之路需要走。 为了替业内提供最新的核心产品与核心专利分享,2017年5月25日—26日,大比特将在宁波举办“第23届(宁波)LED照明驱动与调光技术研讨会”和“第五届(宁波)LED智能照明技术研讨会”。届时,多家业内知名企业将会现场分享他们的专利核心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十分值得期待! 此外本次大会议题还将包括:LED照明驱动创新技术方案、驱动电源技术、LED线性恒流在技术上突破高PF无频闪及窄压、LED驱动的EMC调整及相关影响、LED无线调光技术方案、LED照明行业发展趋势等。 报名地址: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7led/nb.php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