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驾驶的是一种有轨道的电车、火车,不是汽车、自行车,谈不上绝对的自由,而必须受制于原作。原作给的是什么信息,你用另一语种来表达也要是这同一信息,不存在个人的爱僧和取舍,也不能只顾译时如何方便。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先得作者之志,先明作者之心,然后准确无误地艺术再现。上海合同翻译从这一角度来说,译作比原作要难得多。 就像考驾驶执照一样,汽车摆在那地面划着线、插着标杆的狭小区域当中,要你前进、后退、开入“车库”、通过“桥梁”,又象驾驶技术表演一样,要求汽车在铁轨轨道上开,架空,过河。对信息的要求是在交换中做到等值,牢牢地步住原来的思维轨迹。 当然,理论上是这样要求译者信守这一原则的,但实际上不可能不损失一部分信息。因为这是十分困难的事。要求100%等位也许是脱离实际的。今天不能,以后同样不能。某些无法传译的只可变通,我们要求的是“尽可能多地传达原作的信息,求一个最大近似值”。 至于怎样来对等地译出信息呢?又可以说是自由的,译者可以八仙飘海,各显共能。同一个信息,有若干种不同的而又对等的译法。这就看译者各方面的修养了。 下面一个句子的信息很简单,可是作为一个简单的信息译出来时,至少可以有四、五种不同的译法,全都是对等的: Here, I'll give my viewpoint. A.(通俗口语式译法)关于这一点,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B.(文稚一点的译法)关于这一点,我愿略抒己见。 C.(八股一些的译法)关于这一点,谨表我一孔之见。 D.(时兴一点的译法)关于这一点,我来亮亮观点。 E.…… 看来,这几种传达信息的方式都是可以的,因为它对等了。哪一个是99%,哪一个是98%呢?这就没有必要去掂量了。只能说谁译得更可取一些。这还要看你取的何种风格、何种文体来译。这就是你的自由了。 原文的信息由译文来体现时,其形式可以调整,如遇到文化反差方面的问题,可以由译者设法使其异语交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离开这些去谈自由,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上海合同翻译寻找对等的信息是一种既辛苦又有趣的开掘性工作。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体现其辛苦,但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旦找到了相当的、满意的对等信息,又是一大满足,一大享受。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masterfy.com/xwzx_hyxw_xx-195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