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制造已经渗透到了全球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出版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中以一个美国家庭生活的微镜头宏观揭示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巨大影响,生动再现了离开“中国制造”后窘态百出的生活。 “中国制造”已然迈出了国际化步伐,但是“中国制造”却远远未能从国际市场为中国外贸经济带来大幅递增的成绩。原因何在?究其根本,在于自主品牌的缺失。长期以来的“加工贸易”经营模式导致中国制造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底端,对产业链顶端的高附加值只能望尘莫及。自主品牌成了中国产品的致命短板。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国低劳动成本加工贸易的优势丧失,“为人作嫁”的角色逐渐被东南亚国家取代,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外贸企业遭遇发展瓶颈。挣脱加工贸易枷锁,提高产业附加值成了外贸经济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2009年国家8部委联合出台品牌扶持政策,2010年商务部出台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中国制造”品牌化的思路。 外向型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建立海外自主营销渠道迫在眉睫。为了帮助中国的外向型企业有实力、有底气地“走出去”树立自主品牌,斩获产业链顶端的高附加值,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商务部国际商报社与美国亚洲贸易促进协会联合发起了扶持中国优质企业制造品牌国际化的项目——中国品牌先锋工程。 中国品牌先锋的第一期工程,目标是在带领千家优秀企业抱团进入美国市场,携手中国制造商开展美国市场营销,帮助中国企业从建立美国分公司,设计和注册国际商标,到提供品牌扶持基金进入国际市场系列服务,以民族的力量创立国际品牌。为了让企业零风险进驻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先锋工程专门为每家入选的优秀企业提供扶持基金和配套海外市场建设服务,从根本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一高、一低”两大难题。 |